美国和以色列两国沆瀣一气,早已在全球为各国所不齿。仗着美国的全力支持和援助,以色列在中东大肆挑起战争,这也让众多国家对以色列相当厌恶。
但创立以色列的犹太人,如今在美国却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除了因为美国国内的反犹浪潮日益高涨,以色列学者的警示同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色列知名学府特拉维夫大学任教的历史系教授约西·科恩在出演以色列本国的节目时,公然发出了令全以色列感到震惊的警示:美国极有可能是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国家。且这名教授的发言,完全建立于庞大的数据和历史事实的支撑下。
仇恨数据背后的血色曲线
翻开反诽谤联盟2025年发布的报告,每一页都透着寒意。2024年全美反犹事件比2020年前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小时就有一起针对犹太人的仇恨行为。
美国校园更是成为重灾区,哥伦比亚大学防暴警察冲进校园抓捕声援巴勒斯坦的学生。康奈尔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接连上演类似场景。
更触目惊心的是暴力升级轨迹:2017年记录1986起事件,2023年突破8000起,2024年飙升至9354起。
这条陡峭上升的曲线,与1930年代德国反犹浪潮爆发前的统计惊人相似。区别只在于智能手机代替了当年的传单。
犹太社区被迫进入“设防生活”。纽约犹太教堂安装防弹玻璃的费用涨了三倍,犹太幼儿园雇佣武装保安的比例达到78%。
北美大陆的反犹基因早在美国诞生前就已植入。当清教徒乘坐五月号登陆时,背包里除了《圣经》,还装着“犹太人害死耶稣”的宗教诅咒。
这种宗教污名化在二十世纪演变成“犹太人控制金融”的阴谋论,如今升级为“犹太人操控美国政府”的社交媒体标签。
2018年匹兹堡犹太教堂枪击案,11名做礼拜的犹太人倒在血泊中。凶手是典型的新纳粹分子,他在社交媒体宣称要“杀光所有犹太人”。
当时媒体称这是“孤立事件”,如今看来却是仇恨浪潮的序章。2025年华盛顿枪击案发生后,内塔尼亚胡的声明把事件定性为“西方煽动反犹的代价”。
这种简单归因恰恰暴露了认知盲区:真正危险的不是远方敌人的叫嚣,而是身边邻居眼中闪烁的敌意。
曼哈顿法院前的自焚火焰短暂照亮夜空,随即被灭火器扑灭。短短三个月内,美国已经发生两起公开自焚事件。
抗议者更是在临死前高喊:“他们在制造法西斯政变!”这种极端行为背后,是美国社会撕裂到达临界点的信号。
犹太人在当代美国的处境充满荒诞:他们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却因成功招致嫉妒;仅占人口2%,却占据福布斯富豪榜30%席位;推动民权运动,却被贴上“特权阶层”标签。
当2008年经济危机重创铁锈地带蓝领白人时,华尔街犹太银行家成了最佳出气筒。“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索罗斯的巨幅画像被画上犹太星标记。
更致命的是政治利用。特朗普一边让犹太女婿库什纳执掌中东政策,一边转发白人至上主义者推文。
他站在亲以集会高呼“我们爱犹太人”,却对“犹太人不会取代我们”的极端口号保持沉默。这种政治投机撕裂了社会共识,给仇恨提供了繁殖的温床。
加沙战火点燃美国街道
2023年的10月7日,无疑是关键转折点。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加沙战火意外点燃了美国街头的仇恨。
亲巴勒斯坦游行中,“从河流到海洋”的口号被众议院认定为反犹标语。校园里支持巴勒斯坦的学生帐篷被强行清场,而攻击犹太学生的暴行却常因“政治敏感性”被低调处理。
安全威胁迫使犹太社区大幅收缩公共活动。犹太联合会年度慈善晚宴取消,光明节庆典移至线上,连孩子成人礼都开始用加密直播。
更深的隐患在于身份认知错位。许多美国犹太人批评以色列政策,却仍被贴上“殖民帮凶”标签。
他们捐款资助巴勒斯坦医院,仍要承受“血债血偿”的涂鸦。这种集体污名化正是大屠杀前的典型征兆:没人关心个体立场,标签决定生死。
五角大楼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亿美元军援,却挡不住美国本土犹太教堂的砖头。甚至2025年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向犹太机构拨款9400万美元安保费,用于安装防爆门和监控系统。
但这笔钱能买来物理安全,却治不好社会溃烂。华盛顿枪击案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矛头指向西方领导人,称其“站在人类历史的错误一边”。
这种外交辞令掩盖了更残酷的事实:当美国犹太人在自家门前遇害时,凶手持美国护照,买枪于美国商店,受煽动于美国社交媒体。所有杀戮要素都国产化。
安保投入的飙升正在掏空社区活力。犹太联合会每年筹款20亿美元,安保支出占比从2015年的3%飙升至2024年的17%。信仰自由已成奢侈品。
美国犹太人已然陷入无解困境: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越强硬,美国街头的反犹袭击就越频繁;而美国反犹势力越猖獗,犹太人向以色列移民的意愿就越强。
这反过来又为以色列强硬派提供更多兵源。这个死亡循环正被中东极端组织和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同时利用。
最危险的信号来自文化沉默。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商店橱窗的“犹太人禁止入内”标牌曾引发国际抗议。
如今美国网红餐厅因“避免政治争议”婉拒犹太包场,主流媒体轻描淡写称为“商业选择”。文明社会的排斥从不始于集中营,而始于咖啡馆的拒绝服务。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仇恨的配方总是相似:宗教偏见为底料,经济危机加温,政治投机搅拌,最后撒上替罪羊的鲜血调味。
当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显示针对犹太机构的威胁超过对所有其他宗教场所的总和时,那些沉睡的警钟该被唤醒了。
真正的安全从不靠防弹玻璃构筑,而在人心深处扎根。当邻居开始怀疑眼神,朋友保持沉默,同胞寻找替罪羊时,最坚固的堡垒也会从内部崩塌。这不是犹太民族的危机,而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终极测试。
热丰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app排名-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