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泉州涂门街的巷子里飘来一阵诱人的焦香。
许世吟娥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手里的铁铲在油锅里翻飞。
金黄色的海蛎煎在滚烫的油中滋滋作响,边缘渐渐泛起诱人的焦边。
她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时不时用袖子擦一把,嘴里还跟隔壁卖豆浆的老张头唠着昨晚的电视剧剧情。
谁能想到,这个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支摊的普通老板娘,竟然是斯里兰卡王室的后裔?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斯里兰卡政府派专机来接她回国继承王室待遇时,她头也不抬地回了句:"不去,我锅里的海蛎煎要糊了!"
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当时泉州考古队在清理一处古墓时,意外发现了许世家族的族谱。那本泛黄的族谱上,赫然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古代锡兰王子。专家们反复考证后确认,这个在泉州生活了五百多年的家族,确实是正儿八经的王室后裔。
消息一出,整个泉州城都炸开了锅。最震惊的莫过于涂门街的老街坊们——天天和他们一起喝茶聊天的许世吟娥,居然是个"公主"!卖鱼丸的老王头逢人就说:"我就说嘛,吟娥那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其实他私下里跟老伴嘀咕:"上个月我还欠她二十块钱海蛎煎钱没给呢..."
斯里兰卡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了外交使团。那天早上,涂门街突然来了几辆黑色轿车,车上下来几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手里捧着镶金边的邀请函,身后还跟着扛摄像机的记者。街坊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围过来看热闹。
"吟娥!你要当娘娘去啦!"卖鱼丸的老王头扯着嗓子喊,声音里透着几分羡慕。她儿子小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问:"妈,咱们是不是能住大宫殿了?就是电视里那种,有喷泉花园的?"
正在炒菜的许世吟娥头都没抬,手里的铁铲在锅沿上"铛"地敲了一下,那声音清脆得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回什么回?"她头也不抬地说,"没看见我这儿正忙着吗?"说着利落地把海蛎煎翻了个面,金黄的油花在锅里欢快地跳跃着,"我生在涂门街,长在涂门街,这儿就是我的家。"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炸开了锅。微博话题#海蛎煎公主#一度冲上热搜第三。有人调侃:"这才是真正的'公主病'——宁愿卖海蛎煎也不当公主!"还有网友感叹:"五百年的血脉传承,抵不过一锅海蛎煎的乡愁。"更有人专门跑到泉州,就为了尝尝这位"公主"的手艺。
说起她的小店"世遗古早味",那可真是别有洞天。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左边货架上摆着从斯里兰卡带回来的乌木茶罐,黑得发亮,上面精细地雕刻着大象和莲花;右边是德化白瓷观音像,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墙上挂着的斯里兰卡纱丽色彩艳丽得像打翻的调色盘,旁边却配着一幅淡雅的水墨风格泉州古塔图,这种混搭意外地和谐。
最绝的是后厨。许世吟娥亲手做的闽南卤面,汤头要用猪骨熬上整整一夜,直到变成奶白色。海蛎煎更是她的拿手绝活——选用最新鲜的海蛎,裹上地瓜粉,在滚油里煎到外酥里嫩,咬一口,海蛎的鲜甜立刻在嘴里爆开。每天都有食客慕名而来,就为了这一口地道的闽南味。
其实许世吟娥也去过一次斯里兰卡。那是应斯里兰卡政府邀请,享受了最高规格的接待。红毯从机场一直铺到王宫,沿途都是献花的民众。但她站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浑身不自在。"那儿的咖喱太辣,海风的味道也不一样。"回来后她跟街坊们吐槽,"还是咱们涂门街的海蛎煎最对胃口。"说着又往锅里打了两个鸡蛋,动作熟练得像是在跳舞。
如今,"公主"这个头衔在许世吟娥这儿,更像是个有趣的谈资。社区举办"海丝"文化节时,她翻箱倒柜找出那身压箱底的华丽纱丽。那件衣服金线银线绣得密密麻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往台上一站,老街坊们立刻起哄:"阿娥!你这身比跳广场舞的阿婆还艳!"她也不恼,笑呵呵地回怼:"艳才好看嘛!咱们老祖宗坐船来的路,可比这衣裳花多了!"
夕阳西下,余晖把涂门街的老墙染成了蜜糖色。许世吟娥拉下小店的铁皮卷帘门,金属摩擦声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脆。她拎着没卖完的海蛎往家走,塑料袋在她手里晃啊晃。巷子深处传来孙子脆生生的呼喊:"阿嬷!肚子饿啦!"她加快脚步,脸上笑出了深深的褶子:"来啦来啦!阿嬷给你煎'公主牌'海蛎煎!"
五百年前,她的祖先或许曾在泉州港迷茫四顾,不知归处;五百年后,这位"海蛎煎公主"用最朴实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贵族气质,不在于头上的王冠,而在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就像她常说的那句话:"王冠千斤重,不如围裙一身轻。"
话说回来,要是哪天你在路边摊吃小吃,可要对老板客气点——谁知道他祖上是不是哪个国家的王室呢?不过说真的,要是让你选,你是愿意去当个养尊处优的公主,还是继续做个快乐的海蛎煎老板娘?
本文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热丰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app排名-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